二氧化锰、1313-13-9 CAS查询、二氧化锰物化性质

   2024-10-23 1
导读

中文名称:二氧化锰中文别名:二氧化锰/活性沉淀;二氧化錳;化学二氧化锰;软锰矿;五氧化二锰(IV);五氧化二锰, ACTIVATED, TECH.,

 

 中文名称: 二氧化锰  

 中文别名: 二氧化锰/活性沉淀;二氧化錳;化学二氧化锰;软锰矿;五氧化二锰(IV);五氧化二锰, ACTIVATED, TECH., MN 58% MIN;二氧化锰(W);五氧化二锰  

 英文名称: Manganese(IV) oxide  

 英文别名: PYROLUSITE;ACTIVATED MANGANESE DIOXIDE;Manganese(IV) oxide, -100 mesh, 99+%;Manganese(IV) oxide, average particle size 2 μm, 99+%;Manganese(IV) oxide, powder, 80-85%;Manganese(IV) oxide, precipitated active, 88%;MANGANESE PEROXIDE;MANGANESE SUPEROXIDE  

 CAS号: 1313-13-9  

 EINECS号: 215-202-6  

 分子式: MnO2  

 分子量: 86.94  

 InChI: InChI=1/C4H12N.BH2/c1-5(2,3)4;/h1-4H3;1H2/q+1;-1  

 分子结构:  

 密度: 5.02  

 熔点: -535 °C (dec.) (lit.)  

 沸点: -  

 闪点: -  

 折射率: -  

 蒸汽压: 0-0Pa at 25℃  

 物化性质: 黑色正交晶系晶体或棕黑色粉末。 不溶于水和硝酸,溶于丙酮。  

 产品用途: 天然二氧化锰(软锰矿)是重要锰源。它主要用于炼钢及制锰合金。全世界所生产的二氧化锰约有70~80%用于电池行业。据1976年统计,消耗在这用途上的软锰矿约50万吨。在干电池中,碳为正极,锌为负极,二氧化锰在碳极附近作去极化剂,作用是防止释放出氢,可能是通过下列反应实现:MnO2+H++e-=MnO(OH)。
二氧化锰的另一主要用途是在制砖工业中作着色剂,可使砖呈现红色、棕色或灰色。在玻璃制造业中二氧化锰作为漂白剂,被誉为“玻璃制造者的肥皂”。因普通玻璃常因痕量铁(Ⅱ)而呈绿色,除去这痕量铁很不容易,如在玻璃熔炼时加入二氧化锰,玻璃就变成无色透明。这是由于二氧化锰将铁(Ⅱ)氧化成铁(Ⅲ),锰(Ⅳ)被还原成锰(Ⅲ)。硅酸铁(Ⅲ)显黄色,硅酸锰(Ⅲ). 呈紫色,黄色与紫色互为补色,看起来即成无色。二氧化锰在化工上用来将苯胺氧化成氢醌(氢醌在显影剂及染料、油漆的生产中极为重要)。在电子工业中二氧化锰用于合成陶瓷铁氧体 MnFe2O4,用于电视机的扫描变压器和偏转线圈。在二氧化锰中添加希土元素的氧化物可制备具有压电和铁电性质的单晶。50~60%二氧化锰和氧化铜、氧化钴(或银)的混合物催化剂用于防一氧化碳的特殊防毒面具中,作为一氧化碳的吸收剂。将二氧化锰加入制造油漆的“干性油”中作催干剂,能加速油(如亚麻子油)在空气中的氧化,使之尽快干结。二氧化锰有强吸附性,很容易吸收汞蒸气,在双极泡沫洗涤器中以二氧化锰悬浮液(pH=2~5)进行含汞蒸气的洗涤时,可捕集其中99%的汞。吸收的汞量可达悬浮液体中二氧化锰干基重量的20%。汞被萃取后二氧化锰在500℃下煅烧2小时再生。二氧化锰还用作火柴工业的助燃剂,陶瓷、搪瓷的釉药等。二氧化锰的需要量与日俱增,矿源不足,现正研究“合成二氧化锰”的制造技术,即通过电解硫酸锰阳极氧化制取二氧化锰。###属强氧化剂,主要用于干电池作去极化剂、玻璃工业脱色剂、油漆油墨干燥剂、防毒面具吸收剂、火柴助燃剂等###化学工业上用于生产硫酸锰、高锰酸钾、碳酸锰、氯化锰、硝酸锰、一氧化锰等。硫酸锰用作肥料和饲料添加剂。医药部门用锰的化合物作消毒剂、氧化剂、催化剂、洗胃剂和催吐剂。锰用作干电池和制氮肥的脱硫剂;还广泛用于冶金、陶瓷、玻璃、轻工、机械、火柴、电子、染料、国防、通讯、环保等部门。###用作干电池去极剂,合成工业的催化剂和氧化剂,玻璃工业和搪瓷工业的着色剂、消色剂、脱铁剂等。用于制造金属锰、特种合金、锰铁铸件、防毒面具和电子材料铁氧体等。另外,还可用于橡胶工业以增加橡胶的粘性。###用作氧化剂,也用于炼钢、玻璃、陶瓷、搪瓷、干电池、火柴、医药等  

 危险品标志:  

 风险术语: -  

 安全术语: 避免接触眼睛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百科
  • baike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baike原创作品,作者: baik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yunshiji.cn/baike/show.php?itemid=13800067547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