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草喹
作用机理毒性 价格
中文名称 | 灭草喹 |
---|---|
中文同义词 | (RS)-2-(4-异丙基-4-甲基-5-氧代-2-咪唑啉-2-基)喹啉-3-羧酸;灭草喹;(±)-2-[4.5-二氢-4-甲基-4-(1-甲基乙基)-5-氧代-1氢-咪唑-2-基]-3-喹啉羧酸;灭草喹标准品;灭草喹溶液, 100PM;(±)-2-[4.5-二氢-4-甲基-4-(1-甲基乙基)-5-氧代-1氢-咪唑-2-基]-3-喹啉羧酸,(RS)-2-(4-异丙基-4-甲基-5-氧代-2-咪唑啉-2-基)喹啉-3-羧酸;灭草喹溶液,1000PPM;杀草喹 |
英文名称 | Imazaquin acid |
英文同义词 | IMAZAQUIN;imazaquin acid;2-(4-ISOPROPYL-4-METHYL-5-OXO-4,5-DIHYDRO-1H-IMIDAZOL-2-YL)-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2-(5-isopropyl-5-methyl-4-oxo-2-imidazolin-2-yl)-3-quinolinecarboxylic acid;(+/-)-2-[4,5-DIHYDRO-4-METHYL-4-(1-METHYLETHYL)-5-OXO-1H-IMIDAZOL-2-YL]-3-QUINOLINECARBOXYLIC ACID;SCEPTER;SCEPTER(R);imazaquin (bsi,ansi,draft e-iso) |
CAS号 | 81335-37-7 |
分子式 | C17H17N3O3 |
分子量 | 311.34 |
EINECS号 | |
相关类别 | 除草剂;农药;有机杂环类除草剂;农残、兽药及化肥类;分析标准品;有机氯杀虫剂;Alphabetic;Analytical Standards;Herbicides;Imidazolinone;IPesticides&Metabolites;Alpha sort;H-MAnalytical Standards;Pesticides&Metabolites |
Mol文件 | 81335-37-7.mol |
结构式 | ![]() |
灭草喹 性质
熔点 | 219-224°C |
---|---|
沸点 | 451.38°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 1.1420 (rough estimate) |
折射率 | 1.6500 (estimate) |
储存条件 | 0-6°C |
酸度系数(pKa) | 3.10±0.30(Predicted) |
BRN | 5450078 |
CAS 数据库 | 81335-37-7(CAS DataBase Reference) |
EPA化学物质信息 | Imazaquin (81335-37-7) |
灭草喹 用途与合成方法
作用机理
灭草喹为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或乙酸羟酸合成酶(AHAs)的抑制剂,即通过抑制植物的乙酰乳酸合成酶,阻止支链氨基酸如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从而破坏蛋白质的合成,干扰DNA合成及细胞分裂与生长,最终造成植株死亡。在大豆中的高选择性是由于咪唑喹啉酸的开环而快速解毒。通过植株的叶与根吸收,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传导,积累于分生组织中。茎叶处理后,敏感杂草立即停止生长,经2~4d后死亡。土壤处理后,杂草顶端分生组织坏死,生长停止,而后死亡。
毒性
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雌性小鼠2363mg/kg;兔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对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对眼睛无刺激。大鼠3 个月饲喂试验无作用剂量为1000mg/kg,Ames试验阴性。鲇鱼LC50320mg/L、虹鳟鱼280mg/L (均96h),鹌鹑急性经口LD50>2150mg/kg,蜜蜂接触LD50>0.1mg/只。
化学性质
纯品为白色固体,m.p.219~222℃,蒸气压<0.013×10-3Pa (60℃),相对密度1.383。25℃时溶解度为:二甲基亚砜159g/L,二甲基甲酰胺68g/L,二氯甲烷14g/L,甲苯0.4g/L,水60mg/L。室温下贮存2年、45℃贮存90d不分解。在土壤中半衰期1~3个月,产品有腐蚀性,能与某些碱性物质作用生成水溶性盐,如灭草喹铵盐。
用途
高效、广谱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支链氨基酸合成抑制剂。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苔草有良好防除效果。主要用于大豆地防除苘麻、苋草、猩猩草、春蓼、马齿苋、三叶鬼针草,以及马唐、野黍、狗尾草、蟋蟀草、臂形草等,植前、芽前和芽后使用,用量为125~200g有效成分/hm2。
用途
用于防除春大豆一年生阔叶杂草
用途
灭生性除草剂,可防除大多数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及阔叶杂草
生产方法
制备方法一
2-氨基-2,3-二甲基丁腈的制备 将61.36g氰化钠,79g氯化铵溶于400mL28%的氨水中,于室温下滴加1mol甲基异丙基酮,搅拌过夜,分离油层,水层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油层,干燥,脱溶,得产品。收率90%,纯度94%~95.9%。
2-氨基-2,3-二甲基丁酰胺的制备 将29.7mL浓硫酸在冷却下于25℃以下滴加0.1mol 2-氨基-2,3-二甲基丁腈,然后缓慢升温至100℃,保温反应1h,使氰基水解,再在75℃以下加85mL浓氢氧化铵,即生成2-氨基-2,3-二甲基丁酰胺。用二氯乙烷萃取,有机相干燥、浓缩、重结晶得0.091mol酰胺,收率91%。
喹啉-2,3-二羧酸的制备 将0.01mol 2,3-二氯丁酸二乙酯溶于氯苯,加入等摩尔苯胺,3.6g 33%氢氧化钠,0.14g 四丁基氯化铵,于75~80℃搅拌反应2h,冷却分层,有机相脱溶于0.0046mol相应的二乙酯,收率46%。
将0.02mol该二乙酯溶于40mL甲苯中,常温加到Vilsmeier试剂中,然后加热回流2h,将反应液倒入60mL水中,分层,有机层脱甲苯,残留物重结晶得0.0148mol的喹啉-2,3-二闳酸二乙酯,收率74%,将其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喹啉-2,3-二羧酸,收率98%。
Vilsmeier试验制备:0.03mol二甲基甲酰胺溶于12mL甲苯中,在20~30℃滴入0.03mol的三氯化磷,保温搅拌60min即成Vilsmeier试剂。
喹啉-2,3-二羧酸酐的制备 由喹啉-2,3-二羧酸分子内脱水制得,脱水剂为光气或醋酐。
咪唑喹啉酸的合成 将40g 2-氨基-2,3-二甲基丁酰胺溶于500mL乙腈中,加入60g 喹啉-2,3-二羧酸酐,于50~60℃反应2h,冷却至常温后滤出固体。将此固体溶于435mL1.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于80~85℃加热2h,制得咪唑喹啉酸49g,收率82%。
制备方法二
咪唑喹啉酸也可通过2-甲基喹啉与单质硫和2-氨基-2,3-二甲基丁酰胺一步反应制得相应的2-咪唑酮基衍生物,再经丁基锂作用后,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得咪唑喹啉酸。
这条工艺路线缩短了反应过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 Xn |
---|---|
危险类别码 | 21 |
安全说明 | 36 |
WGK Germany | 2 |
RTECS号 | VB2009800 |
毒害物质数据 | 81335-37-7(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
毒性 | LD50 orally in rats: 5000 mg/kg; LC50 (96 hr) in rainbow trout: 100 mg/l (Congleton) |
MSDS信息
灭草喹 上下游产品信息
上游原料
氢氧化铵苯胺喹啉二氯乙烷2-甲基-2-丙烯酸-2-丁氧基乙酯3-甲基-2-丁酮二羧酸丁酰胺四丁基氯化铵二甲基丁腈2,3-二氯丁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