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提取物
植物提取物来源植物主要成分药理作用鉴别性味与功效 专题
中文名称 | 白茅根提取物 |
---|---|
中文同义词 | 白茅根提取物 |
英文名称 | Couch grass Extract |
英文同义词 | Imperatae Rhizoma;Rhizoma Imperatae Extract;Rhizoma Imperatae Extracts;Imperatae Rhizoma P.E |
相关类别 | 植物提取物;比例提取物;比列产品;比例提取物;Natural Plant Extract |
白茅根提取物 性质
白茅根提取物 用途与合成方法
植物提取物
白茅根提取物为禾本科白茅属植物白茅或印度白茅的根茎提取,含有卅-烷、豆甾醇、熊果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对香豆酸等。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功效。主治血热吐血,衄血,咯血,尿血,小便不利,水肿,热病烦渴,黄疸,肺热咳嗽等症。
本信息由ChemicalBook的侍艳编辑整理。
来源植物
白茅根为禾本科白茅属植物白茅或印度白茅的根茎。别名:茅根,茹根,茅草根,丝茅根,兰根,地筋,地营,地节根,坚草根,寒草根,甜草根。形态:多年生草本,具密生鳞片的根茎。秆丛生,直立,高25~90cm,具2~3节,节具柔毛。叶鞘无毛或在上部边缘及鞘口具纤毛,老时基部常破碎呈纤维状;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扁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主脉在背面明显突出而向基部变粗大,长(3~)5~6mm,宽(1~)~2~9mm,平滑无毛或背面粗糙。圆锥花序圆柱状,长5~20cm,宽1.5~3cm;小穗披针形或长圆形,长3~4mm,基部密生长10~15mm丝状柔毛。两颖近等长或第一颖稍短,近膜质,但下部呈草质,背面疏生丝状柔毛,边缘具纤毛;第一外稃卵状长圆形,长约1.5mm,先端钝,第一内稃缺;第二外稃披针形,长约1.2mm,先端尖,两侧略呈细齿状;第二内稃近方形或宽度大于长度,顶端凹入或具齿;雄蕊2,柱头2,花果期5~8月。生境与分布:常生于山坡、路旁、草地、分布几遍全中国。东半球的温带,亚热带至热带地区常见。加工炮制:白茅根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
图1为白茅根
主要成分
根状茎含两种三萜类化合物:芦竹素、白茅素、薏苡素及豆甾醇、油菜甾醇、β-谷甾醇。此外,尚含多量蔗糖、葡萄糖及少量果糖、木糖、枸橼酸、草酸、苹果酸、钾盐等。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正常兔口服煎剂有利尿作用,在服药5~10天最明显; 白茅根煎剂对水负荷小鼠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可能与白茅根中含丰富钾盐有关。
2.止血作用 白茅根粉能明显缩短兔血浆的复钙时间,若撒于狗或兔的股动脉出血处,压迫1~2分钟,有止血作用。
3.免疫增强作用 白茅根水煎液小鼠灌胃可显著提高实验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TH细胞数,并能促进白细胞介素2 (IL-2)的产生,这些结果表明,白茅根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4.镇痛抗炎作用 小鼠灌胃给予白茅根煎剂对醋酸扭体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表明其对化学性刺激疼痛有抑制作用,还具有抑制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说明有抗炎作用。
5.其他作用 白茅根煎剂对乙醇引起的小鼠自发活动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与经典文献报道白茅根有解酒毒的功效相吻合; 煎剂在试管内对弗氏、宋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能增加小鼠心肌对86铷的摄取,拮抗组织胺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收缩。
鉴别
【性状鉴别】根茎呈长圆柱形,长30~60cm,直径0.2~0.4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节上可见残留的鳞片叶和须根,节间长短不一,通常长1.5~3cm。体轻,质略脆,断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黄色,中心有一小孔。无臭,味微甜。以条粗、色白、味甜者为佳。
【显微鉴别】粉末 黄白色。气微,味微甜。①表皮细胞平行排列,每纵行多为一个长细胞与两个短细胞 (一个木栓细胞及一个硅细胞) 相间排列。②内皮层细胞长方形,一边薄且易断落,另一边壁增厚,有层纹及孔沟,壁上附着有二氧化硅的小团块。③中柱鞘厚壁细胞类长方形。④茎节部位处中柱鞘细胞呈石细胞状。⑤下皮纤维常有横隔,具斜向纹孔。木纤维易见。
【理化鉴别】(1)取粗粉5g,加苯30ml,加热回流1h,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残渣加醋酐1ml使溶解,再加硫酸1~2滴,即显红色,后渐变成紫红色、蓝紫色,最后变为污绿色。(2)取粗粉1g,加水10ml,煮沸5~10min,滤过,滤液浓缩成1ml,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1ml,置水浴中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性味与功效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心、膀胱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主治血热吐血,衄血,咯血,尿血,小便不利,水肿,热病烦渴,黄疸,肺热咳嗽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