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
组织来源细胞特点来源形态细胞形态概述培养方法
中文名称 | 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 |
---|---|
中文同义词 | |
英文名称 | PC-12 [PC12] |
英文同义词 | PC-12 [PC12] |
CAS号 | |
分子式 | |
分子量 | 0 |
EINECS号 | |
相关类别 | 大鼠细胞系;细胞培养;细胞系 |
Mol文件 | Mol File |
结构式 |
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 性质
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 用途与合成方法
组织来源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细胞特点
1.传代情况:P2 2.活性好、稳定性高、适应性强,易培养 3.传代快、多:2-3天传一代,普通可传10代以上 肿瘤细胞无限制
来源
PC-12(未分化)细胞是来自能移植的雄性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未分化)细胞表达神经生长因子(NGF)受体,NGF可诱导产生神经表型。PC-12(未分化)细胞不合成肾上腺素。
形态
贴壁;多角形
细胞形态
不规则形
概述
该细胞系来自能移植的雄性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这些细胞表达神经生长因子(NGF)受体。NGF可诱导产生神经表型。这些细胞不合成肾上腺素。 PC-12(高分化)(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高分化))“一代”指从细胞接种到分离再培养的一段期间,与细胞世代或倍增不同。在一代中,细胞培增3~6次。细胞传代后,一般经过三个阶段:游离期、指数增生期和停止期。常用细胞分裂指数表示细胞增殖的旺盛程度,即细胞群的分裂相数/100个细胞。一般细胞分裂指数介于0.2%~0.5%,肿瘤细胞可达3~5%。接种2~3天分裂增殖旺盛,是活力zui好时期,称指数增生期(对数生长期),适宜进行各种试验。
培养方法
1、吸出原瓶中的培养基,PBS缓冲液润洗细胞两次,加胰酶(2-3ml0.25%)进行消化;注意:胰酶消化时把握时间,通常控制在1-2min;2、镜下观察消化情况,在细胞边缘缩小,贴壁松动时去掉胰酶,加4-6ml完全培养基,轻轻吹打细胞层,尽量把细胞层吹落、吹散;3、取部分细胞悬液转移到新的培养皿、瓶中,添加适当的完全培养基,把细胞悬液打匀,于培养箱中培养;